联系电话: 13917362113
工厂电话: 021-59788117
电子邮件: ytds2000@126.com
公司地址:上海市青浦区重固镇重联366号
中国文化和雕塑的渊源(下)
- 信息来源:http://www.yt2020.com 发布时间:2013/6/12 9:54:05 点击数:
比较起来,中国古代的肖像雕塑相对于西方要显得薄弱,为什么会这样,这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,这里不赘述。尽管中国古代留下来的肖像雕塑的遗迹不多,但这不等于中国古代没有肖像雕塑的传统,我们从中国古代的典籍中,可以看到不少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:
雕塑学院园林雕塑石膏像logo设计石雕浮雕铜雕壁画立体雕塑。
“黄帝仙去,其臣刻木为黄帝像。”
“黄帝臣左徹,因帝升天,片刻木为帝状,率诸侯而朝之。”(《古今事物考》引《仙传拾遗》)
“范蠡既去,越王乃使良工铸金象范蠡之形,置之坐侧。”(《吴越春秋·勾践伐吴外传》)
“宋王偃铸诸侯之像列于屏侧”。(《战国策》)
贾谊在《新书·春秋通语》中亦有楚怀王铸造诸侯人君之像的记载。
从以上这些记载来看,这些人物雕塑都是用于较纯粹的纪念目的。由于历史的原因, 特别是随着朝代更替和变迁,这些人物肖像雕塑今已湮没不存。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实物,仅仅有东汉李冰像、唐代洪辩像、前蜀王建像等等为数不多的一些。
在中国的历史上,有两次大的文化引进对中国肖像雕塑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:一是佛教艺术传入中国;一是二十世纪初,西方雕塑传入中国。前者大大提高了中国雕塑的人物塑造水平;后者在中国传统雕塑日益衰落的情况下,为中国注入了一种新的观念和方式,使中国雕塑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。
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,在创新、发展成为时代潮流的今天,中国的肖像雕塑不可能固步自封,沿袭旧制,裹足不前;同时,中国肖像也不可能放弃责任,放弃民族的身份和中国文化的内在需要而一味追逐潮流。
- 上一个:
中国文化和雕塑的渊源(上)
- 下一个:
校园雕塑带给你不一样的味道
相关新闻
- 2013-07-01具有公共精神的雕塑出现在人们视野中
- 2015-11-24简单叙述铜雕塑和城市文化之间的关系
- 2013-03-04历史的见证人——鼎
- 2013-10-28城市喷泉金属雕塑成为城市的风景线
- 2014-05-16传统雕塑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抽象化与纯粹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