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 02 03
联系方式/contact

联系电话: 13917362113
工厂电话: 021-59788117
电子邮件: ytds2000@126.com
公司地址:上海市青浦区重固镇重联366号

新闻中心 / News

浅谈句容器非古物(二)

    信息来源:http://www.yt2020.com  发布时间:2013/4/27 10:16:03  点击数:

如果仅从技术手段和制作要求的角度考察,仿制、摹本和作伪并无根本差别,其目标都是最大程度地逼近原物乃至于乱真。问题的症结只在于制作的动机和用途何在而已。仿古作伪的做法在春秋时便见于记载,西汉文帝时,赵人新垣平曾伪造玉杯和周鼎,唐代有张易之兄弟以伪乱真盗窃皇室秘藏。

此后,作伪之风愈演愈烈,到北宋前期更可以炽盛称之。以当时山水画坛三大家关仝、范宽、李成来说,李成在当时画名最著,伪品也最多。“书画学博士”米芾刻意搜访多时,真迹只寓目二件,赝品却见到了三百件。无怪乎他要气恼地在《画史》中说:“皆俗手假名,余欲为无李论”。

一个不争的事实是,规模化的仿造和作伪是在宋代形成气候的,问题的复杂性,又在于二者往往交叉纠缠在一起。其时书画的仿作和伪作固然屡见不鲜,但若与铜器、陶瓷这些大门类相比,却只可说小巫见大巫。

铜器的伪造、仿造虽在宋以前已见诸记载,但数量少,且并未规模化。实物如今藏故宫博物院的一件“唐仿西周觯”,其口、颈及足内外带有细而浅的凹弦纹,是打过蜡的熟坑器,明显具有唐代铜器的特征。中唐以后,设有官营作坊专事仿造前代器物。宋代赵希鹄《洞天清禄集》便特别说到一种所谓“句容器”的铜牌:

“句容器非古物。盖自唐天宝间至南唐后主时,于升州句容县置官场以铸之,故其上多有监官花押。甚轻薄,漆黑,款细虽可爱,要非古器。岁久,亦有微青色者。世所见天宝时大凤环瓶,此极品也。”

标签: 铜雕塑